DB34∕T 4863-2024 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信息采集与建模指南(安徽省)
ID: |
1327E93777BD4C9092D63D6D5D448F8E |
文件大小(MB): |
0.29 |
页数: |
16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35.020,CCS,L 70 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4863—2024,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信息采集与建模指南,Guidelines for 3D digita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modeling of movable cultural relics,2024 - 07 - 30发布,2024 - 08 - 30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4/T 4863—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博物院、武汉数文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查琦、陈庆、孙晓艳、李梅、李鹏飞、冯慧、章辉、王少华、刘长明、邓海、杨旭华,DB34/T 4863—2024,1,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信息采集与建模指南 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信息采集与建模指南 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信息采集与建模指南 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信息采集与建模指南 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信息采集与建模指南,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信息采集与建模的成果分类与等级、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具有稳定空间形态和颜色外观、材料非透明、表面非隐蔽结构的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信息采集与建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3863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三维扫描 three-dimensional scanning,以非接触方式,通过传感器或测量设备(如:三维扫描仪),对文物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的一种技术方法。 纹理影像 texture image,一种通过光学器械(如:数码照相机)获取的物体表面色彩信息。 纹理贴图 texture map,采用UVW(Texture Coordinate System in 3D Environments)坐标系表示,包含纹理与网格模型映射关系的图像。 影像空间分辨率 image spatial resolution,在数字影像中,单个像素的实际空间距离。 点云 point cloud,通过三维扫描得到的反映文物表面几何特征空间点数据的集合。 点云噪声 point cloud noise,在三维扫描过程中,受扫描环境(如空中的杂质、震动)、扫描对象物理特性(如表面折射)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类非物体真实信息的空间点数据集合。 三维素模 three-dimensional prime model,一般由三角网格面组成,仅包含几何信息的三维模型,DB34/T 4863—2024,2,纹理模型 texture model,包含几何、纹理信息的三维模型,4 成果分类与等级,根据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化应用用途的不同,将数字化成果分为存档类、应用类,其中存档类包含点云数据、纹理影像和三维素模,应用类包含普通纹理模型和精简纹理模型,应根据数据成果应用场景选择成果内容。采集适应性、采集对象及精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成果技术指标见表 1,表1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成果技术指标汇总表,分类,成果内容,技术指标,存档类,点云数据,1.采集误差≤0.03mm;,2.平均点间距≤0.2mm;,3.完整度≥98%;,4.点云存储格式为*.xyz或*.asc,纹理影像,1.影像空间分辨率≤0.032mm;,2.影像纵向重叠度≥60%、横向重叠度≥30%;,3.纹理存储格式为raw和*.jpg,三维素模,1.完整度100%;,2.尺寸误差≤0.1mm;,3.模型存储格式为*.obj,应用类,普通纹理模型,1.模型网格面数量为存档类的50%,但不宜超过500万;,2.模型完整度100%;,3.贴图大小:单张4096×4096;,4.贴图影像空间分辨率≤0.042mm;,5.模型存储格式为*.fbx,精简纹理模型,1.模型网格面数量为存档类的10%,但不宜超过10万;,2.模型完整度100%;,3.贴图大小:单张4096×4096;,4.贴图数量:1张;,5.模型存储格式为*.fbx,5 工作流程,可移动文物三维信息采集与建模宜采用近景摄影测量结合三维扫描的技术方法,具体工作流程见图1,DB34/T 4863—2024,3,前,期,准,备,工作需求分析,实施方案制定,实施资源准备,三维扫描控制测量,矢量数据,空三解算及加密,成果核验与评价,数,据,采,集,成,果,提,交成果整理与提交,近景摄影测量,影像拍摄,数,据,加,工,扫描预处理影像预处理,点云数据,三维素模制作及,UVW拆分,纹理模型制作,纹理模型精修,普通,纹理模型,精简纹理,模型,图1 可移动文物三维数字信息采集与建模流程,6 工作内容,前期准备,DB34/T 4863—2024,4,6.1.1 工作需求分析,在文物三维数字化工作开始前,针对已有资料、文物情况、技术方法适用性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开展需求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满足要求的设备、软件、人员等资源,6.1.2 实施方案制定,对文物三维数字化工作的目标、内容、技术路线、成果指标等进行阐述,方案内容宜包括工作概述、实施依据、工作目标、技术路线、资源配置、组织结构、实施计划、质量控制、安全保障、文物清单等,具体说……
……